跟著李承龍博士重返犯罪現場 揭開鑑識科學的神秘面紗

如果你是犯罪推理迷,一定看過美劇《CSI犯罪現場調查》影集或偵探柯南,你是否也好奇刑事鑑識人員在犯罪現場如何採取跡證呢?完美犯罪現場是否存在?還有,你知道指紋並非獨一無二嗎?今天就讓我們來一次聽覺享受,與李承龍博士一起重返犯罪現場,揭開鑑識科學的神秘面紗!

鑑識專家李承龍博士,從中央警察大學開始接觸刑事 DNA 鑑識科學,後來在清大攻讀博士時期赴美,成為「華人神探」李昌鈺得意門生。在警界服務18年後轉任教職,放棄高薪鑑識工作的李承龍博士,堅持為鑑識科學付出的原因是什麼呢?

我們與鑑識科學

對於刑事犯罪推理及第一現場,我一直有著詭異到不行的好奇心,如果你細心留意,我在Podcast第7集訪問大體化妝師及也在第18集訪問接體員大師兄

也因為美劇《CSI犯罪現場調查》勾起我對鑑識科學好奇心,好奇開啟一切可能性,在大學時期瞄到通識課「鑑識科學」,立馬和同學一起報名上課。朋友曾經問我:為什麼我如此熱衷於唯恐避之不及的話題?在反覆咀嚼這個提問後,梳理出這個想法:

人生跟鑑識現場一樣,只有一次

鑑識科學是否能真的發揮功效,掌握在犯罪現場勘查人員手上,如果沒有正確地處理犯罪現場,誰都無法彌補這個過失,正義也無法伸張。這和你我的人生一樣,生命只有一次,如果沒有為自己而活,想你想做的事情,留下的將會是無限的遺憾,也因為生命脆弱,所以顯得珍貴。

圖片提供/李承龍

只要有心,人人都是福爾摩斯

我問想成為鑑識人員必須具備哪些條件?李博士說膽大心細及責任感。鑑識人員工作內容與一般上班族不同,到現場勘查採集證據,同時也背負發現事實真相的使命,透過細心觀察、大膽假設、再抽絲剝繭讓證據說話。

訪談過程中,李承龍笑說曾有位學生當初因為好奇心來上這門通識課,後來決定轉換跑道進入鑑識科學領域,哪怕不是警大畢業,只要有心想達成你想做的事情,你總會找到通往目標的路,即使蜿蜒也有走到的那一天。這讓我想到一句話:

不怕輸在起跑點,只怕消失在終點。

 

延伸閱讀:拼圖者的生命觀察

聽覺饗宴:重返犯罪現場

訪談前和李博士前後確認訪鋼方向,貪心的我一心想蒐羅鑑識科學精華,將預防犯罪問題也一併納入,後來決定來個聽覺饗宴,藉由真實案例探討背後原因,與聽眾一起重返犯罪現場,一步一步拼出真實樣貌。從2004馬德里311連環爆炸案探討及人類的記憶為什麼不可信?

本集訪談內容:

  • 讓你堅持為鑑識科學付出的原因是什麼?
  • 成為刑事鑑識學專家李昌鈺博士的得意門生最大的收穫
  • 想成為鑑識人員必須具備哪些條件?
  • 鑑識人員實際工作內容
  • 如何確保現場沒有被破壞?
  • 證據在傳送過程中,如何不被污染?
  • 同卵雙胞胎其中一人犯案留下血跡,另一個沒犯案的被誤認為兇手嗎?
  • 為什麼指紋採證會抓錯人?
  • 測謊機可信嗎?

 

如果你對鑑識科學有興趣,以下平台可以找到李博士喔!

臉書社團

如果你喜歡這一集的內容,請幫我們到Apple Podcast打星評分,讓我們的音頻節目能夠持續做得更好,帶給你更多更棒的內容,我們下次見! 你也可以在以下平台找到我們的節目喔!

聽完今天的內容,鑑識科學和你想像的一樣嗎?告訴我你的想法吧!歡迎在下方留言或加入私密社團一起討論!😊

 

 

cerys-sign-100

0 Comments

Submit a Comment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關於我

嗨~我是Cerys 莎瑞絲,目前是實習心理師,正走在成為自己路上,期待與你相遇!

文章

Podcast

臉書私密社團

推薦閱讀

更多內容

婚姻諮商:探索關係中那些不被看見的需求

婚姻諮商:探索關係中那些不被看見的需求

前陣子閱讀《親密關係》看到一段話:想要了解自己是一個怎麼樣的人,最好的辦法就是透過親密關係看見自己,書中不斷強調溝通和理解,但這似乎無法單靠一方就能解決的。當親密關係走入婚姻,似乎就不是一個人的事了,導致婚姻觸礁的原因有很多,例如婆媳問題、外遇、小孩、雙方都沒有了愛情的感覺等,為什麼當初相愛的兩個人會走到這裡?我們該繼續走下去嗎? 今天的解憂咖啡館邀請了諮商心理師羅子琦,來聊聊什麼是婚姻諮商、婚姻諮商如何幫助當事者走出婚姻困境,如何在關係中感覺受傷時,看見自己的需求。 你將獲得 什麼是婚姻諮商?婚姻諮商與個別諮商分別?...

歡迎來到性諮商室:什麼是性諮商?心理師也需要被諮商嗎?

歡迎來到性諮商室:什麼是性諮商?心理師也需要被諮商嗎?

踏入心理諮商研究所後,每天接觸的書以教科書為主,而我個人更傾向閱讀心理治療小說,每當老師或同學推薦那些心理治療小說很好看,我就會手刀購入。從諮商理論到接觸真實個案,我越來越覺得心理諮商非常有趣也很好玩,接案後開始學習如何從不同學派看個案問題,同時對自己保持覺察以避免過度認同,或因個人議題影響諮商歷程。...

見不得別人好?如何善用嫉妒,活出你想要的樣子!

見不得別人好?如何善用嫉妒,活出你想要的樣子!

嫉妒是人類常見的情緒,但我們從不主動說「我嫉妒某某某」,就好像提醒著我們比不上別人,總覺得自己不如他人,眼紅別人也變成是一種“秘密”,只有自己才能察覺到的情緒。 同時,嫉妒常被認作是種負面情緒,導致我們羞於承認自己嫉妒別人,這就好像承認「我就是心眼小,我就是見不得人好」,嫉妒好像是一項重罪,事實真的如此嗎?其實不然。 只要善用嫉妒情緒,它也會是一種優勢,今天想和你分享如何化解嫉妒情緒,以下的方式我都嘗試過,感覺很有用喔!   → 延伸閱讀:戰勝恐懼、不再焦慮絕望!如何擁抱及接受闇黑情緒的自己?...